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首页 / 信息公开 / 清风文苑 / 正文内容

父亲的“唠叨”

作者:澧浦街道 万嘉伟 日期:2023年08月25日 来源:本站原创

我和双胞胎弟弟出生于一个“半边户”家庭,“追踪”父母前几辈,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。我也是在“亦农亦城”的岁月里长大的,父亲首先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,母亲在乡下打理着几亩责任田。

        父亲极为“唠叨”。他的“唠叨”,是我人生中一道无法抹去的靓丽“风景”。可以说,我是在父亲的“唠叨”声中长大成人的。

        父亲儿时家境贫寒,有五个兄弟姐妹,父亲是最小的一个。

        俗话说,幺儿幺女命肝心。按理说,爷爷奶奶应该最宠爱我父亲的。但是,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,再宠爱也只是一张“空头支票”。爷爷奶奶费了一肚子劲,才好不容易把五个儿女拉扯成人。

        小时候,总会听到父亲“唠叨”他的辛酸历程,父亲虽是体制内人员,为了生计,为了双胞胎儿子,不得不借钱让母亲在老家开小卖铺,利用节假日用摩托出租等方式换取低廉收入。其实,我明白,父亲“唠叨”这些,无非就是要告诫我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,不断学习,长大以后,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。但有一段时间,我都厌烦父亲的“唠叨”,甚至不愿意在家吃饭,不愿与他交流。就连有时候,我邀请儿时的小伙伴来家做客,他们会问:“叔叔在家吗,在家就算了,可不想去接受你爸爸的“政治教育!”

        也许,我和同龄的朋友一样,那是青少年懵懂时期的叛逆反应吧。

        时隔多年以后,回想这一切,我真应该感谢父亲当初对我的“唠叨”。

        高二那年,我为一点小事与班上同学动了拳头。我当时并没有丝毫慌张,知道父亲与校长“私交”甚好。心想,这个处分应该可以免了吧。殊不知,父亲被班主任叫到学校后,并没有想象中地找校长“套近乎”。只是把我领回了家。晚饭过后,我暗示父亲我将被学校给予处分。

        父亲沉默许久,我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。

        “儿子,犯了错误就要接受处罚,学校给你处分是正确的,这样你才会时刻警示自己,约束自己今后的行为,不要希望爸爸给你说情。”

        那天晚上,父亲“唠叨”了很久,从他的眼神中,我看到一个父辈对子女的无奈,但更多的是期盼,期盼我能早日懂事,能早日成人。

        从此以后,我一改从前的顽皮,变得越来越听话懂事了。

        大学几年里,我多次代表学校参加湖南省大学生运动会。2016年,被学校推举为班上唯一加入组织的学生,成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。

        如今,我已担任社区党总支书记,成了人民群众勤务员。父亲常把奶奶留给他的话对我“唠叨”:儿呀,不是自己的东西千万不能要!要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去努力,不要辜负了党和人民对你的期待啊!

        有时候,父亲因为工作繁忙,偶尔三两天听不到他的“唠叨”,反而愈发觉得自己有些不习惯了。因为,我知道,父亲的“唠叨”,才是我最受用最珍贵的精神食粮,每天不可或缺的“强身健体”的“处方”。

        现在,我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工作中去,每当因为工作吃力的时候,或是因为有了诱惑的时候,我总会第一时间想起父亲的“唠叨”:不踩底线,不破红线,幸福都是靠自己奋斗出来的。

        我深知,我是一名共产党员,一名不能忘记初心和使命的95后。

        父亲几经辗转,2019年,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纪检监察人,他“唠叨”更多是党风廉政建设的事儿,我受益匪浅。

        是啊,父亲的每一次“唠叨”,都已演化成生命中一道道特殊的印记,在我成长中,慢慢成长放大,俨然是一抹特别的风景,澧阳平原今古情话里的现代诗行,她不媚俗,不矫揉,却朴实而深刻,靓丽而耀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