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首页 / 信息公开 / 工作动态 / 正文内容

家风传承幸福长!澧县积极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

作者:万传文 罗朝阳 日期:2024年05月22日 来源:新湖南客户端

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。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,子女教育得好,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。

近年来,澧县积极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,注重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家风作用,涌现出4个省级以上文明家庭、9个省级以上最美家庭。

让我们走近3个家庭,了解他们培育好家教、传承好家风带来的幸福故事。

守护飞翔,夫唱妇随26年

谭敦双是梦溪镇彭家厂村4组村民,大家亲切地称他为“鸟叔”。

每天,鸟叔骑着三轮车载着老伴陈芳英,到附近山头巡查,看是否有人捕鸟、是否有受伤的小鸟需要帮助。

26年来,鸟叔往返这条路超6万公里。

刚开始,老伴有些埋怨:“一天到晚往山林里跑,家里的事也顾不上。”

于是,谭敦双每天早早起来做家务、干农活,忙完了再去山林里护鸟。看着鸟叔如此执着,老伴态度慢慢转变,开始为丈夫护鸟提供“后勤保障”。鸟叔把受伤的鸟儿带回家,老伴便主动照料;鸟叔在山中驻守,她就送去饭菜……

山林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。每年4月至10月,山上的候鸟数量高峰时有5万多只,其中不乏白鹭、夜鹭、中华秋沙鸭等10多种国家一、二级保护鸟类。鸟叔谭敦双也先后被评为“2019年全国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”“敬业奉献湖南好人”。

谭敦双夫妇的行为也影响了下一代,儿子谭小军每次回家都会陪着父母一起巡山护鸟:“从我懂事起,父母就教导我要讲奉献、有爱心,如果哪一天,两老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巡山护鸟了,我一定把这个接力棒好好传下去。”

四世传薪火,三尺讲台守初心

天刚亮,51岁的杨小杰迎着晨曦走进澧县实验小学。

“咪咪杨,早上好!”一路上,学生们同杨小杰打招呼。

“咪咪杨”是学生们对杨小杰的亲昵称呼,这是大家对她教学理念的认可与喜爱。

杨小杰的奶奶杨先湘、父亲杨铮传都是教师,现在,女儿杨若熙也在家风的影响下,成为了一名老师。一家四代从教,家风中传承着“读好书、做好事、做好人”的朴素信条。

杨小杰轻松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们欢迎,她的英语课在小学毕业会考中,多次位列全县第一。

“健康家庭源动力是一个家庭中代代相传的礼物,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为子孙树立榜样。”这些年,杨铮传还致力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,荣获全国曾宪梓教育奖。

简朴家风绘就最美家庭

傍晚,凉风习习。付蝶牵着丈夫吴松林的手,看着一双儿女蹦蹦跳跳地走在栗河游道上。

温馨画面的背后,是一段简朴而坚定的家风故事。

2008年,付蝶与男友吴松林即将步入婚姻殿堂。当时,澧县彩礼之风盛行,婚礼往往大操大办。两人却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。

“父母从小就教导我做人不能好面子,不要看虚名。”付蝶决定摒弃彩礼、陪嫁等旧习,简化婚礼流程。

于是,没有锣鼓喧天、没有鞭炮齐鸣,一场简约而温馨的乡村婚礼如期举行。

2021年,澧县入选全国首批婚俗改革试验区,付蝶出嫁“零彩礼”的故事被更多人知晓并认同,成为引领婚嫁新风尚的典范。

2022年,身为县文明办工作人员的付蝶全身心投入到“人情风”综合治理工作中,用实际行动执行“不赈违规酒,不吃违规酒”。公公想为她操办36岁生日宴,她坚决谢绝好意。在她的影响下,父母和公婆60岁生日、老家盖新房等都未办酒。

“面子是给别人看的,日子才是自己过的。”付蝶说。

2023年,付蝶的家庭因积极倡导践行简办婚礼、不要彩礼,拒绝生日宴等文明新风,被推选为全国“最美家庭”。